《綠豆爸談正我》#生命故事的正我探尋
我是綠豆爸,
昨天我參與了 #幸福父母工作坊 2021年第1期的課程,
雖然我自己是帶領的導師,
但因為我和粉圓媽分工合作,
所以讓我有難得的機會當學員,
實際來感受自己所設計的課程內容
(真是很奇妙的角色切換,
也對自己設計的課程很滿意)。
下午的時間,
我們進行「正我探尋」,
使用《妙語說書人》的牌卡,
邀請夥伴們選擇在生命中四個時期的代表圖像,
然後進行「生命故事」的書寫與述說。
#第一個時期:10歲前的自己
10歲前我選擇的牌卡,
自己取名為「孤單的大熊」。
圖像中大熊的眼淚、背對背,
雖然緊靠著彼此,
卻沒有交流、沒有互動。
我回憶到上小學時,
爸媽為了弟弟(重度自閉症)的狀況而忙碌著,
我必須要獨立,
不能成為爸媽的負擔。
回憶的畫面只有我和玩具,
此時的我是左邊的人;
但有時又覺得我就是右邊的大熊,
而弟弟是背對我的那個人。
我的感受有討厭、寂寞、受傷、無聊、疏離、孤獨、失望。
#第二個時期:11~20歲的自己
在這段青春時期我選擇的牌卡,
我取名為「蛻變迷宮」。
圖像中背著行囊的毛毛蟲,
像是在流浪,
讓我回想到青春期時,
就像是在迷宮中迷惘著,
一方面擔心被鳥吃掉(失敗),
另一方面也不確自己會成為蝴蝶還是蛾?
我回憶到國高中的升學生活,
我只顧著成為他人眼中的蝴蝶,
每天的行程就只是為了升學的讀書考試,
反而失去了成為自己的探索時間,
回憶湧現出放學後去補習班的畫面。
我的感受有寂寞、無聊、困惑、懷疑。
#第三個時期:21歲~當父母前的自己
我選擇的牌卡,
命名為「500萬大傘的工作」。
圖像中的大傘,
讓我想到第一份工作新光人壽的廣告;
左上角的蜜蜂,
像是遇到困難時,
爸爸的出手相助;
而地上的石頭,
就像是當時的挫折和挑戰,
在未來成為人生的墊腳石。
我回憶到當年選擇沒有畢業就進入職場,
在爸爸的工作單位裡,
和他學習銷售保險,
也一起舉辦很多活動,
在爸爸的保護和指導下,
減少了很多的危險。
我的感受有順從、勇氣、樂觀、欽佩、親密、活力、欣賞、重要、刺激、安全、興奮、信任、滿足、快樂、期待、感激。
#第四個時期:成為父母後的自己
我選擇的牌卡,
命名為「孩子反映出的自己」。
我看到圖像中的鏡子,
雖然是同一個人,
卻反映出三種不同的樣貌,
讓我覺得孩子就像是鏡子,
將我對待他們的方式反映出來。
我回憶到孩子在生氣時,
就像我自己被困住的情緒,
彷彿看到自己。
而孩子對於作品的要求、對於贏的執著,
也是曾經的我。
我的感受有接納、興奮、有趣、共鳴、親密、欣賞、重要、溫馨、自豪。
#從相同與相異,探尋自己的生命風格
我發現我選擇的四張牌卡裡都有「人」
(包含毛毛蟲那張,
我也投射牠像是流浪者),
而且都不只有一個人,
也都會有大和小。
而相異的則是歷程,
我看到在21歲之後的改變,
從孤獨邁向接納,
從被迫變成主動選擇,
從背對、到平行、最後面對面。
因此在生命風格的探尋,
我寫下:
.我是有選擇的
.他人是接納我的
.世界是安全的
.所以我要盡情發揮能力
生命風格並沒有標準答案,
只能在一次一次的探尋當中,
慢慢地釐清。